2009年2月15日

大年初四˙後壁菁寮行



幾年前就看過「無米樂」,非常喜歡這部片,但遲遲沒去無米樂拍片所在台南縣後壁鄉走走;後來,知道那兒還藏著一個神奇的天主教堂,知道那兒還有老街...,最重要的,是發現前同事小凡妹妹住在後壁隔壁,天時地利人和,迅速敲定過年後壁行。

大年初四,搭著早上八點多的電車前往後壁,想不到在台南熱得要命的天氣,到了後壁卻是陰天。後壁車站前面放了無米樂主題的雕像,幫一位自行車騎士跟雕像合照後,就跟小凡會合。



第一站,去我最念茲在茲的「天主教菁寮聖十字架堂」。挺幸運的,當天教堂開放參觀,還有神職人員帶我們參觀,我們先去看老照片回顧展,還有教堂模型!然後就裡裡外外、上上下下地走了一趟,後來還有一整車的遊覽車來耶!真是熱鬧。



從上面那張模型圖,可一目了然除了教堂主體建物外,還有另外三座較小的建物;清一色的銀色外觀加上角錐尖頂,但每個屋頂上頭的裝飾物都不同,包括十字架、皇冠、鴿子、公雞,都代表不同意義。



儘管教堂外觀簡潔,內部卻走混搭風。天主教比起基督教更能容納在地信仰,因此在這教堂內部,不只可以看到類似春聯但上頭寫著聖經字句的牆柱裝飾外,教堂裡頭還有一張放有祖先牌位的供桌!非常奇妙。



我們還從教堂外部樓梯,登上屋頂,然後再鑽進尖塔裡,一窺教堂錐體內部。。外頭是鋁片,內部結構是檜木,裡頭有一道非常非常高的樓梯,據說現在只剩下偶而重大節慶時會需要爬上樓梯工作。



屋頂上還擺著一張扶手椅,可以遠眺後壁田野風光,看起來還挺愜意的。



「洗禮池」設置在教堂入口處,如果有人要受洗,就在這兒。很有趣的是,後面牆上兩盞日光燈也有玄機,開燈時,會在牆上投影岀角錐尖頂形狀,與教堂建物風格一致。聖十字架堂的法籍神父來台灣已經18年,台語非常之溜!

在這兒停留了比預期更長的時間,終於依依不捨離開教堂,又到外頭田野晃了一下。因為現在是休耕期,走遠一點拍教堂倒影水田裡,也很美麗!



菁寮一帶有許多老建築、殖民時期的遺跡。我們走進教堂斜對面的「菁寮國小」,裡面有一座漆成藍色的老禮堂,以及日據時期的升旗台遺跡;我們穿過教室,發現操場在教室後方,一直到踏上操場後才知道這國小有多美。。

操場不大,可是操場旁邊成片桃花木成林,樹幹挺拔枝葉疏朗,任日光遊移,任落葉堆積。



除了美麗的樹林外,我們還在角落遇見羊!真是走到那兒都有羊...。另外,不知該說這學校很貼心還是怎樣,球場上還畫好了四組跳格子,從此,小朋友不需要再分秒必爭地拿粉筆畫好格子,玩沒多久就上課鈴響悻悻然回教室。我也是現在才知道原來跳房子有這麼多種形式,我小時後都是玩這種,不知道跟大家玩的一不一樣?

我小時後在玩的! 2009後壁菁寮


小凡說她是跳這種 2009後壁菁寮


菁寮國小的校門口也很酷!立體的菁寮導覽圖。



我們接著往菁寮老街前進。。這裡有許多很有味道的老房子,也有文物展,可以慢慢遊。很有名的「金德興藥行」,從外到內都有著老老老的況味。對面有人擺著形形色色的台客袋在賣,鮮豔到幾乎有些俗艷的配色,襯著藍天與大太陽,顯得非常有生命力。



幾乎把所有該走的景點都走了,肚子也好餓,就殺回白河吃午餐。。找了路邊一家乾淨的小店坐下,點了兩碗乾意麵 (鹽水意麵的那種麵),一份豆腐炸。意麵好吃,豆腐炸更好吃!

我已經好久沒在南部吃豆腐炸,這裡的豆腐炸,是把一大塊的豆腐( 應該是偏油豆腐,不是嫩豆腐)中間鑲著蔥、蒜、薑拌成的餡料,然後入鍋油炸。吃起來外酥內嫩,重點是中間那層餡料,份量雖不大但帶點刺激的香氣,非常開胃好吃!



結果吃完豆腐炸,反而更加嘴饞得受不了,就追加了一份蚵嗲,同樣很好吃哩!不過還是豆腐炸最令我驚艷。結帳時,因為小凡要外帶蚵嗲,就趁機拍了照片,蚵嗲的做法真是有趣~~



吃完午餐,兩點多的鄉下,熱得發慌閒得好安靜。我們換成腳踏車漫遊,先去附近的一座奇怪陵墓,在這裡可以稍微眺望田野風光,不過我還是覺得這座陵墓擱在這裡好怪異哪。。然後騎去「小南海」,這裡原本是內陸埤塘,供灌溉用;不過基於種種原因(也就是我不太了的意思),現在變成湖光水色的休憩之處。我們三點多到的時候,天色還很亮;五點多再來時,則是夕陽西下的金光閃閃了,都很美!

下午三點的小南海 2009後壁菁寮


傍晚五點的大聖海 2009後壁菁寮


而且這裡也有好多白鷺鷥!棲息在湖邊大樹上。想像牠們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後壁行,大成功!更多照片在此。
2009後壁菁寮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