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28日

連四拉四。2011 Eason在土星的演唱會


「快歌?對不起,我是流行歌手,我只有慢歌」這句話堪稱2011 Eason 演唱會台北場的經典。

事隔三年,Eason 這次演唱會再次選在戶外開唱,買票時還很開心演唱會場地離我家超近,完全可以實現「散步去聽演唱會」的夢想 ( 雖然我也不懂為什麼會有這種夢想)。

等到演唱會的那一天,看到雨滂沱地下,瘋狂地下,不打算停止地下,心想:難道是2008年中山足球場的經典畫面要出復刻版了嗎?

於是全副武裝,穿著拖鞋撐著雨傘帶著雨衣,進場後才發現:咦,怎麼這區看台座位有遮蔽呀?就開開心心地收了雨傘雨衣,乾乾爽爽地準備聽演唱會。

Eason一開口,就知有沒有。歷經前兩年聽演唱會時的提心吊膽,這次終於讓我聽到好安心的E神呀,聲音狀況很好,完全可以收放自如了,而且還變瘦了!E神都變苗條了我們還有什麼理由無法減肥成功?(莫名其妙成為勵志歌手來著)

這次演唱會的主題依然是「DUO」,但跟2010年比起來,這場應該算是「台版DUO」,因為不只粵語歌比重降低很多,多半也是唱E神自己的歌,有種DUO都不DUO了的感覺。

不過反正他唱什麼都好聽,所以還是聽得好開心。

如果以上、下半場來區分,上半場讓我最愛的歌是「當愛已成往事」跟「土星環」。「當愛已成往事」本來就是首經典,E神可以把李宗盛的歌唱得沒有李宗盛影子而且還一樣好聽,就更厲害了。第一次聽E神唱這首歌,覺得光聽這首就值回票價了,真的好愛這首歌啊。。

「土星環」則是一整個點題。本來對這首歌沒有特別偏好,但看到E神像個頑童似地坐在舞台上兩腿晃呀晃地唱這首歌,「謝謝大家那麼守時來到這兒 我在土星的演唱會現在開始」、「觀眾沒來齊 演唱會不結束」,就覺得能在演唱會上聽到這首歌真是好完美啊:他睡在哪裡也可以,為什麼飛來這裡?

上半場還唱了兩首新歌:「看穿」跟「內疚」。四手聯彈版的「看穿」實在太精采了,完全展現這首曲子特殊的跳躍感。「內疚」就是好好聽,典型的E神國語抒情歌曲路線。

今年演唱會的上半場結束得很早,晚上九點半燈就暗了,可能是因為燈暗得太早,讓大家搞不清楚到底是還有下半場還是要進入安可了。安可聲因而有點稀稀落落。不過好在E神很快又回來了,帶來更精彩的下半場。

當E神介紹同團樂手時,我一整個暗爽:來了來了,總算要來了。

果不其然,Ellen先上場;也果不其然,Ellen唱有陳二萌合音的「荒蕪中起舞」,只是這回陳二萌不只合音,還帶頭跳起奇怪的舞步,真是快笑死我了。

接著是Yoyo,繼續果不其然地唱了「沒故事的人」,Yoyo嗓音又清亮又有渲染力,就算是沒聽過這首歌、不認識Yoyo的人,聽到她的現場應該也會一聽成癮吧。

這兩次演唱會,Yoyo跟Ellen都有表演,感覺也愈來愈有大將之風,真好!

「最後派對」跟「苦瓜」是這次演唱會後瘋狂著迷的歌。本來對「最後派對」沒特別印象,但E神說這是簽唱會時,最多歌迷說希望聽到演唱會唱的歌曲;一聽就不可自拔,回家找了MV來看,更是讓我又快要哭了啦,拜託有耐心看到這裡的捧遊們一定要點來聽一下,真的是深刻到不行的好聽啊!如果對這類主題有興趣,不妨也順便把「怕死」跟「活著多好」也找來聽一下,講的都是面對死亡的情緒,角度不同,好聽相同!



「苦瓜」乍聽很平淡,可是愈聽愈好聽餘韻無窮,聽完演唱會後反覆放這兩首歌,聽都聽不膩。

其實演唱會剛開始的時候,雨是停的,但後來卻一發不可收拾地又滂沱了起來,好像是老天爺本來也想安安靜靜地聽E神演唱會,可是聽著聽著卻瘋狂掉淚一樣。好希望這次演唱會能出台版DUO DVD啊!

聽完演唱會又手牽手散步回家,謝謝E神唱歌給我聽!(海豹謎之音:E神是唱歌給大家聽!)




-----PTT Eason版版友整理的曲目清單-----
01.今天等我來
02.好歌獻給你
03.兄妹
04.當愛已成往事
05.我
06.浮誇
07.低等動物(粵語版)
08.Last Order
09.土星環
10.陀飛輪
11.沙龍
12.全世界失眠
13.不要說話
14.愛是懷疑
15.謝謝儂
16.看穿
17.內疚
18.不如這樣
19.愛情轉移
20.十年
21.與我常在
22.我的快樂時代

(安可)
23.淘汰
24.荒蕪中起舞
25.沒故事的人
26.我們都寂寞
27.世界
28.好久不見
29.孤獨患者
30.K歌之王
31.最後派對
32.單車
33.苦瓜
34.想哭
35.你的背包

(照片均來自Eason FB公布照片)

2011年11月27日

小茶匙。所喜歡的一切



假日午後的「小茶匙」,縱使雨天,還是客滿了。

應該是在2008年第一次要去日本前,搜尋東京的資料時開始看到「小茶匙」店主人夫婦的網誌,那時網誌還不叫做小茶匙,那時小Mocha也還沒出生。她們寫的店總是引起我的興趣,例如當年還沒有什麼人介紹的「一緒cafe isynoni」、例如橫濱的「Bluff Cafe Motoya」,然後看著小mocha出場了,越長大越可愛。

那種感覺很奇妙:明明是陌生人,卻非一無所知。





某天在網誌上看到他們要開店了,再一次,明明是陌生人,卻跟著興奮緊張莫名。





還沒踏進店裡,僅僅看到小店外頭的木頭平台上擱了張椅子與幾籃雜貨的畫面,就喜歡上了。一點點空曠與斑駁,好日雜也好民生社區,可能是因為下著雨,還有種清冷的味道。



店內則很溫暖,木頭桌上放著小小的花,漂亮的顏色點綴原本偏淡雅的裝潢。最喜歡的座位應該是面窗的吧台區吧,自取的開水也放在這一區,水裡放著薄荷葉,綠意盎然的。



小茶匙這種同時販售咖啡、雜貨、童裝的風格咖啡店,在日本已很興盛,但國內還不常見,國內主要還是雜貨+咖啡比較多,不過相信以後應該會越來越多吧。

看著店裡所擺放的從各地蒐集回來的小東西,因為是自己真心喜歡的,所以想要讓更多人知道←呈現自己所喜歡的一切,就只是這樣簡單的心意而已。





點了香蕉蛋糕、伯爵戚風蛋糕、布朗尼加香草冰淇淋,飲料則是小茶匙奶茶跟奇異果汁。蛋糕都頗好吃,奶茶用可愛的暖黃色茶壺裝著,口味對我來說有一點點不夠濃厚,奇異果汁則是誠意十足地好大一杯。



初訪小茶匙,彷彿看到小小的夢想落地生根長出小小的芽,看著溫和內斂的店主人夫婦忙進忙出,衷心希望這家小店能更快站穩腳步呀。







小茶匙 Cafe & Shop:台北市延壽街82號

2011年11月19日

2011金馬。大家都愛《Singin' in the rain》之三連發


看電影時挑片的排序很重要。

經過縝密的規劃與幸運的劃位,今年金馬影展順利完成「大家都愛Singin' in the rain」三部曲:《萬花嬉春》→《發條橘子》→《從前有顆發條橘子...》。一氣呵成好看好讚好有梗!

《萬花嬉春》,沒話說的好看。看完通常會有三個後遺症:

1. 陷入「Gene Kelly好帥喔!」的花癡狀態無法自拔
2. 覺得該去學一下踢踏舞
3. 到博客來或唱片行搜尋原聲帶或DVD

以上三種狀態我都經歷了,還差點跟海豹不約而同地買了同一張原聲帶,幸好他動作比我快也幸好博客來只剩存貨一張所以沒有OP。

可是我們之所以會徹底愛上、三不五時就哼個兩句「Singin' in the rain」,完全是因為《發條橘子》。

在《萬花嬉春》裡因為男主角陷入愛裡、不可自拔、連下雨都樂在其中的「Singin' in the rain」,那麼雀躍與美好,淋漓盡致地傳達出充滿愛與快樂的極致歡愉。到了《發條橘子》裡,「Singin' in the rain」同樣表達出極致的歡愉:但是是來自暴力、來自強暴、來自純粹惡意的快樂。

極致歡愉的一體兩面,多麼神來一筆。


《從前有顆發條橘子...》這部紀錄片裡,飾演《發條橘子》男主角Alex的Malcolm McDowell回憶:

拍這部電影最重要的那一幕戲的時候,一開始我們都想不出來怎麼拍,討論了非常久。後來庫貝利克問我:會不會跳舞?我說,當然會啊!然後,就變成這樣了。真的是靈光一閃,只能感謝老天。

《發條橘子》製片的回憶更好笑,他說當時庫貝利克打給他,說決定用「Singin' in the rain」來拍那場戲。製片不可置信地反問:「Singin' in the rain」?Gene Kelly會氣死!

結果,一年後有次Malcolm在好萊塢的餐會上被引薦給Gene Kelly,Gene Kelly一聽到他的名字,表情很難看地看了他一眼後,掉頭就走。畢竟原本是那麼好萊塢式的歡愉、那麼美的一段畫面哪...


儘管已經事隔40年,但現在看《發條橘子》還是覺得不舒服,不難想像當初是上映時是多麼驚世駭俗。

製片在記錄片裡提到: 

有人對片中變態的強暴畫面感到不舒服,但庫貝利克認為,對那些畫面感到不舒服是對的,既然要拍強暴畫面,那就要拍得令人反感、變態才對。

於是觀眾被逼得不得不看,這些畫面並非不存在於現實世界,只是當它們多半在黑暗角落發生,一般人就可以因為沒看到而假裝不曾發生。但事實是看不見的依舊存在,庫貝利克就是要逼我們眼睜睜。

不過根據庫貝利克遺孀在紀錄片中的說法,片中真正血淋淋的暴力場面多半用卡通漫畫式的手法來呈現,真正寫實的暴力場面只有昔日死黨變成警察後對剛出獄的Alex施暴的那段。

最卡漫式的一段應該是讓Alex鋃鐺入獄的失手殺害獨居富家女的那場戲吧,看電影的時候明明緊張得要死卻還是忍不住噗嗤。

儘管不舒服,但還是忍不住讚嘆這片實在好讚,要劇情有劇情、要批判有批判、要幽默也有幽默,配樂無懈可擊、Malcolm McDowell的演技更是好厲害啊 (年輕時好俊俏、老了還是好迷人,冰藍色的眼睛好美)

全片以男主角Alex第一人稱的倒敘旁白貫串,第一個鏡頭就強烈得要命,Alex的眼睛。Alex只戴上一邊假睫毛的眼睛正盯著你。大特寫的鏡頭緩慢拉遠到全景、甚至遠景,展示了難以想像的世界 (多麼光怪陸離) 與行為 (多麼離經叛道)。

可是Alex為什麼假睫毛只戴一邊?Malcolm說本來只是好玩,他在Marry Quant看到好~~長的假睫毛(邊說邊用手比劃誇張的長度),買了回去給庫貝利克看。結果庫貝利克叫他戴戴看,他原本抵死不從,最後也只好屈服。先戴一眼,拍照;再戴上另一眼,拍照。隔天,庫貝利克打電話給他說照片洗出來了,興奮地說戴一邊假睫毛的效果超棒!

我相信庫貝利克一定很愛Malcolm,他不只演得好,神來一筆的靈光乍現應該幫導演解決了不少困境。就像戲尾的那場醫院裡的戲,Malcolm說:

因為最後醫院的那場戲實在太無聊了,他就做了嗷嗷待哺的那個動作,結果庫貝利克在旁邊看到笑到都流眼淚了,必須咬住手帕躲到一邊才不會影響拍攝。


回到電影本身,乍看片名《發條橘子》應該都會冒出疑問:這什麼意思?看完電影則豁然開朗:誰為橘子上發條?

從原著小說到電影改編,重要的命題不曾改變:人之所以為人,在於他/她有選擇為善,或是為惡,的權利。誰都沒有權力將之剝奪。

男主角從原本純粹的惡→透過Pavlov式的制約→改造為純粹的善→縱身一躍自殺未遂後,他是善還是惡?他是人還是機器?

Malcolm在紀錄片中回憶當初導演把原著丟給他,閱讀過程的心境轉變:

看完第一遍:看不懂任何一個字,很多術語(混雜英語與俄語)還得查
看完第二遍後:這是一本好看的小說
等到看完第三遍:這本書太精采了!這是一本很棒的書,一個很棒的故事,一個很棒的角色!

而身為一個觀眾,《發條橘子》這部電影的後座力強大無比。從個人的脫序、社會的失控、國家機器的操控,暴力的本質與無所不在被一層層揭露,當國家欲控制暴力、卻為了政治立場而不得不包庇,究竟是國家控制暴力亦或暴力控制國家已不言可喻。

就算不想這些嚴肅的問題,單純欣賞整部片的色調、運鏡、剪接效果、以及配樂!超威的配樂!也是種享受。庫貝利克的配樂一向絕妙,貫串《發條橘子》的配樂除了「Singin' in the rain」之外,還有貝九《命運交響曲》。

記錄片裡提到,使用貝九是原著作家建議的。庫貝利克原本認為喜歡貝多芬的人不會壞到哪裡去,但Alex根本是把貝多芬的音樂當毒品使用,音樂裡的震撼、激昂全都成了主角霸道橫行的節奏與旋律。

好的音樂品味不等於好人」,庫貝利克遺孀這麼說。真是醍醐灌頂。


至於《發條橘子》如何從當初「預言電影」,打算揭示未來世界的情境;卻在上映後被視為「暴力電影」、「犯罪電影」甚至,「邪典電影」(cult movie);而時至今日,更儼然是部「寫實電影」、「喜劇電影」,對導演來說應該是始料未及吧。

一度被控為引導青少年犯罪的電影,過了40年,Malcolm說當他跟年輕一輩的觀眾一起觀影時,年輕觀眾竟不時哈哈大笑,原來這部電影早已變成喜劇電影。因為這些暴力畫面已經成真,已經不足為奇。畢竟,「現在電視裡的暴力畫面都比這部片多了」。

在2011年終於看到《發條橘子》,預言已經成真,想像已經實現;人們依舊活在暴力的世界,有意無意地揮出暴力一拳又一拳。。。

2011年11月12日

台中。胡同咖啡:不只有隻貓



近Tiffany藍的洋房,門口飄揚一面大大的國旗;二層樓高的樹,鑽進鑽出的貓。

胡同裡不只有隻貓。





陽光滿滿的下午,小巷靜謐。推開「胡同」頗特殊的門,等了一陣子才有空位,我們坐在一樓靠窗的坐榻區,紮起的透白窗紗上睡了一隻蛾,店員幫我們吵醒牠,放下窗簾柔和陽光太烈。







胡同的牆漆成暖黃色,配上點綴樑間的五色旗,好有密宗的感覺。

在宛如雨後春筍般冒出的台中特色咖啡店裡,胡同應該算是資深前輩了。不像多數的新秀咖啡店,總給人一種似曾相識的同卵多胞胎的錯覺;胡同儘管資深,卻有著自成一格的魅力,耐看耐喝耐品味。



據說胡同咖啡很好,但我完全被名稱令人難以捉摸的「雲澗松風醋」給迷住,哪來這麼文雅的名字啊!問了一下店家,才知道這款飲品是五葉松的醋,好酷!喝起來不單醋勁十足,真的有股淡淡松香味,添了一點點溫厚的餘韻,非常特別,慢慢啜飲,好好喝!

另外點了「青檸咖啡扎片」、「糖漬橙片」兩款胡同特色小點,其實做法應該不難,但為什麼擺盤可以這麼美麗...午後陽光灑下來,清透又耀眼,點心都像藝術品了。







青檸咖啡扎片酸中帶甜、甜裡摻苦,當我們把扎片都消滅,徒留一盤咖啡粉宛如一盤散沙,再擱上一隻叉子,簡直像是在耙土了。



糖漬橙片則是清爽的甜蜜滋味,店家提醒那糖水可以喝噢。於是我就一口糖漬橙水、一口五葉松醋地喝了起來,酸酸甜甜這就是人生。






不能不提的,還有胡同的貓。總共應該有四隻吧?悠閒自在地或坐、或臥、或趴、或躺、或鑽、或走,謀殺很多記憶體,完全拿牠們沒轍。



胡同咖啡:台中市精誠九街16巷3號



2011年11月10日

2011金馬。《計程車司機》



All my life needed was a sense of someplace to go.

無處可去。穿梭一個又一個街頭,到過無數地方,但還是無處可去。沒有一個地方是目的地。

《Taxi Driver》全片瀰漫濃濃的疏離。對所居住的城市的疏離、對所相處的人們疏離、對政治的疏離、對家庭的疏離。

全片從Robert De Niro 所飾演的越戰退役軍人Travis第一人稱角度出發,觀眾跟著一起看他所看到的世界(街頭、巷尾、電影院)、經歷他所記下的日記、身陷他所經歷的種種光怪陸離。

慢慢了解,無論是嚴重失眠的Travis、槍法神準的Travis、嗜看色情電影的Travis、開計程車開到錢多到沒地方花的Travis、行刺總統候選人的Travis、槍殺皮條客拯救雛妓的Travis...,Travis的每一個面貌都脫離不了越戰的巨大陰影。

龐大陰影在Travis與所謂正常世界間隔離出無形卻跨不過去的裂縫。

Loneliness has followed me my whole life.

正因如此,從Travis戲中與三位女性(色情電影院店員、Betsy與Iris)的對手戲,不只顯示Travis對社會適應不良、拙於應付人情世故,也徹底顯示出他習慣單方面強迫女性接受他的好意/善意/情意,無論對方接受與否。

當Travis看到的世界醜陋比美麗多,骯髒比完美多,幾乎已經對醜陋骯髒麻木、視而不見時,Iris的皮條男友扔給他的一張皺巴巴紙鈔卻莫名燃起他的「救贖魂」:該如何解救墮入風塵的少女回正途?

Betsy與Iris,從一刀切開非黑即白的世俗角度來看,正好分處正軌的兩邊。

Betsy,美貌、聰慧、幹練的國會議員助理,Travis的形容是「像天使般地出現在他眼前」,展現的是高級知識分子的優越與完美。

Iris,美麗、叛逆的翹家少女街頭雛妓,她的生活方式、思想則是十足底層青少年式的「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

可以這麼想像:Travis的人生路上,一邊被Betsy所吸引,想打入Betsy的世界,儘管那是宛如「美國夢」般的虛假完美;可另一邊卻又脫離不了Iris所處的世界,那是計程車司機每天每夜映入眼簾的醜陋現實。

諷刺的是,象徵光明世界的Betsy所帶給他的挫敗,讓他差點成為刺殺總統候選人的反派角色;象徵黑暗世界的Iris,反倒讓他陰錯陽差地成了全國皆知的英雄角色。

戲尾的槍戰,無疑是整齣戲的最高潮。聳動的是血淋淋槍戰,經典的是從上方俯瞰槍戰現場的視角,迫力十足,沒有人逃得了無聲、慢速運鏡的鏡頭所表達的控訴:這一切怎麼會變成這樣?是誰把他逼到這個地步?

整部戲有太多地方值得玩味,就連Betsy幾次搭計程車的鏡頭都有趣。。有機會真想再看一遍。

走出戲院已是深夜,正是計程車司機現身的場景。雖然沒有搭小黃,坐在機車後座被風呼呼地吹,腦子裡還不斷迴響著Travis那瀕臨瘋狂邊緣的反覆詰問:You talkin' to me? You talkin' to me? 

2011年11月7日

八里。小米蟲喝咖啡好黑皮~~

天氣大好,那就去八里。但這次去八里不是為了紅樹林、不是為了渡船頭、不是為了十三行、更不是為了孔雀蛤,而是為了當隻小米蟲!



八里的「米倉國小」就是小米蟲的大本營。這國小很有趣,校門口大剌剌地寫著「夢工廠 米倉玩具魔法學院」,一進門就是道不平緩的陡坡,相信這裡的小米蟲都很頭好壯壯。





假日又天氣好的米倉國小真是滿坑滿谷的小朋友。我們先去校園裡晃晃,再次覺得米倉國小的小米蟲們真的好幸福啊,有彩色的跑道讓操場繽紛了一點、有各式各樣的動物雕像可以攀爬可以騎、司令台有關渡大橋的彩繪一點都不乏味、操場邊還有山羊可以餵吃草,更別提站在操場就可以眺望淡水河出海口的寬闊景色與還沒提到的樹屋!











而小米蟲咖啡所在的樹屋區其實算是一整片的遊樂區,木頭建築高高低低地錯落在樹林間,除了休憩區之外,還有各種適合小朋友攀爬的遊樂設施,大人坐著聊天吹風喝咖啡、小孩忙著東奔西跑捉迷藏,大人小孩都開心。





小米蟲咖啡營業時間是假日限定,老闆據說也是米倉國小的校友,在八里另開一家小有名氣的「媽媽嘴咖啡」,下次也想去瞧瞧。





這天點的是小米蟲特調拿鐵、小米蟲特調可可與花生厚片,飲料都用好可愛的玻璃瓶子裝,很有小學生的fu,而且重點是好喝又大杯!不是虛有其表。我們兩個就坐在涼亭上發呆,滿眼綠意加上清風徐徐,三不五時還能看到好可愛的小鬼爬上爬下,超適合放空。









小時候看完湯姆歷險記之後就覺得如果能有個樹屋多好,大人找不到、煩惱屋外拋;去過小米蟲咖啡之後,就決定把這邊當自己的秘密基地了,煩惱找不到,小孩屋外拋(咦)。

小米蟲咖啡:新北市八里區龍米路二段129巷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