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情節是這樣:窮得要命的烏拉圭,有一天忽然聽到教宗要來巡視、佈道的消息,當地媒體大力吹捧,教宗的來臨將會吸引多少信徒跟隨、為當地帶來多少經濟收益,使得原本只能認命過日子的烏拉圭民眾,開始動起大發「教宗財」的腦筋。有人將畢生積蓄拿來買肉品加工製成風味小吃、有人將房子抵押花錢買了機器找了廚師要做餅乾麵包......,人人都有計畫,巧妙各有不同。有一個男子,看著鄰居各忙各的,想了很久,終於發現:是人都要上廁所!烏拉圭還沒有一個像樣的廁所!那就來蓋一間廁所吧!
這是《教宗的洗手間》( El Baño del Papa )的簡介,看到這裡,我樂不可支,覺得既好笑又愚蠢又諷刺,所以我就不疑有它地跑去看啦。
電影的簡介沒有錯,漂亮的南美風光、小人物求生存的姿態與面對命運所自然而然湧現的幽默、現實與卑微夢想的差距,都有。可是,當引頸期盼已久的教宗,來去一陣風似地掠過烏拉圭,風吹過掉在地上的傳單,蒼蠅盤旋在根本沒賣出幾個的大堆麵包上,原本還賣力叫喊著希望遊客能賞光的當地百姓一個個頹然坐倒,無神地看著前方......,我完全沒有防備會目睹到這麼沉重又無言的指控。
上面這張照片是男主角為了去扛回馬桶,而一路飆著單車時,被坐在遊覽車裡,準備跟著教宗到烏拉圭的信徒們加油打氣的場景。。多諷刺。
教宗來了,人潮來了,可是跟想像中的美好景象似乎不太一樣...?
不過,故事並不是在一片淒風苦雨中結束。。教宗離開之後,日子還是得過,每個人似乎又回到原本的生活軌道上,雖然壓力可能更沉重、原本就難過的日子變得更加難過,但底層人們的生命韌力卻總是撐得過。。
看男主角蓋夢想中的豪華洗手間過程,很有趣;看他們為了謀生而一次次穿越巴西、烏拉圭邊界走私帶貨,很緊張;看男主角一家人的情感拉扯,會感動;看媒體不負責任的吹捧,會生氣。它沒有讓我失望,只是我完全沒料到黑色喜劇還會伸出令人窒息的一擊而已。
如果把「教宗財」替換成其他的議題,那我們應該會很熟悉。例如陸客觀光。啊!說好了不談政治。。
單車的本質也在這裡重現。。當「單車」這個名詞被加諸太多夢幻、流行、品味、夢想......等等意涵時,剝掉層層做作外衣,它只不過是個過生活的工具而已。
是因為買不起夠力的摩托車,才只好拼命踩著腳踏車板;是因為沒騎這一天7、8小時的路程就賺不到錢,才只好透早出門摸黑回家。
當男主角騎著腳踏車時,他其實看不到我坐在電影院裡看到的彷彿旅遊書上的美麗風光;當他被其他騎著機車的同鄉超越時,他不會有「我正在單車XX」的優越,他只有滿心的羨慕與忌妒;當他滿身大汗快脫水的時候,只有趕不上時間的焦慮,沒有脂肪正在燃燒的快感。。簡單來說,如果可以,我們有著「金頭腦」的男主角寧可把這部腳踏車丟掉,絕不會花了大把銀子大把時間去買一台一年騎不到幾次的單車。
承認吧,「腳踏車」是誠實、具象的,而「單車」是包裝後的聽起來比較帥氣的拉風產物。。。還是有誰能來說服我「腳踏車」要叫做「單車」的必要原因?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