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30日

隱而不娘的《刺客聶隱娘》




生了兩個小孩,能好好地看場電影,是奢侈;能好好地看場侯孝賢的電影,是奇蹟;能好好地看兩遍侯孝賢的電影,是癡人說夢。

好,那今天就來當個痴人吧。不過這電影是在家裡看的,不是進電影院,所以無關乎奢侈奇蹟或癡人說夢,純粹是用寶貴的睡覺時間來換取一點點的脫離現實。

不知道是《刺客聶隱娘》比較好懂(可是剛上片時又有一堆說看不懂的文章跟新聞?)、還是我比較不會打瞌睡了(甘五科林?),看完電影跟海豹閒聊時,我說這片應該是我看過的侯孝賢電影裡好懂、節奏快、親民、完全沒有讓我睡著的一部片了。海豹聽了大吃一驚(因為他剛看完《蟻人》...),聽聞我還看兩遍後更是說不出話來XD

一開始看《刺》片,對這部片的背景、敘事方式當然不甚了了,特別是好多中文字我根本連唸都不會唸,不能說人家詰屈聱牙,只能說我確實不是古人吧。可是如果認真地看(不要睡著)、或看個兩次,應該也能看懂七、八成。

就算看不懂劇情,光看畫面也好美,李屏賓到底怎麼拍的。那沙沙作響的樹葉、飄啊飄的簾幔、霍地從樹林裡直飛上天的鳥兒,那些場景、場景的聲響對照故事的進行,遠比大部分演員的對白或口白表現要精彩得多,不得不說,片中飾演田元氏的周韻、飾演聶隱娘母親的詠梅,口條大勝飾演嘉信、嘉誠公主的許芳宜與飾演聶隱娘的舒淇...

而這部片從44萬呎膠卷剪到台灣上映版本的1萬多呎膠卷,後製又是怎麼剪的...每個被留下來的鏡頭,都有它被留下來的含意。如果拿從前大學時修沈曉茵老師的課的訓練,這時候就要開始問:為什麼片中要留下那麼多女性對鏡梳妝的片段?為什麼要花那麼長的時間拍女僕們替隱娘準備沐浴、著衣的畫面?每一次的行動,隱娘跟誰交手、分別有什麼含意?片中出現的動物(如馬、鳥、青鸞)、植物(白牡丹、樹林、蝴蝶、草原)、物品(玉玦、鏡、琴、簾幔)是否有什麼隱喻?......諸如此類猜不透想不完而且沒有答案。

刺客與女性,在某個程度上是相似的:被要求聽命行事、被要求無聲無息、被要求沒有自己,與其說《刺客聶隱娘》是部武俠片,不如說它是部女性成長片了,就像這部片的片名原本只是《聶隱娘》,「刺客」二字據說是後來要參展、上映前才加上去,刺客、武俠與否恐怕不是此片重點,只是多了「刺客」這個身分,豐富了隱娘這個角色的故事性與傳奇性,也讓她多了點來去自如的能耐。

為什麼說這是部女性成長片?因為整部片交代的是由男性所掌控的政治權謀下,女性們的算計與搏鬥。除了聶隱娘,嘉信公主、嘉誠公主、田元氏、瑚姬、聶母,哪一個不是政治角力下的犧牲者兼參與者?哪一個不是隱隱然牽動了大局的走向?片中女性角色的表現遠比男性角色精彩,個個都敢愛敢恨,而男性角色如張震、妻夫木聰、阮經天明明每個都帥得要命但在片中卻都平庸至極......

從隱娘銜命下山回家,家庭、事業、愛情這三大命題就如同齒輪般,軋軋作響地互相牽制、轉動了起來。隱娘回到「家」(雖然她看起來總是像個外人),奉師命要刺殺堂兄(這是隱娘的事業),而曾被默許婚約的堂兄如今已有妻小、妻妾,隱娘又情歸何處?用現代的字眼來說,整部片談得是隱娘的覺醒與和解:殺或不殺、留或走、提起或放下。雖然片尾的結局有點隱晦(而且在日版裡,妻夫木聰還有妻子啊)而且肯定是非典型女性主義,但這就是隱娘自己所選擇的路了,不是被如同棋子般被擺佈、不是永遠隱身在黑夜裡見不得光。而且雖說是「刺客」,但隱娘後來根本都是在救人,刺客都要變俠客了......

倒是有個地方我一直不懂,雖然我從小「生活與倫理」這堂課就很弱(其實現在應該沒這堂課了吧??),但田季安到底是隱娘的堂兄還是表兄?片裡說是「表兄」,可是田緒稱呼隱娘的爸爸為「姑丈」,那田緒應該是隱娘的堂兄才對不是嗎?親屬稱謂真的好難呀。。


沒有留言: